10月19日,省蚕业管理总站副站长吴钢一行在市农业局副局长侯重成等陪同下,深入我市达川区和渠县,就2016年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和蚕桑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进行调研。
吴钢副站长一行详细了解了达川区2016年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进展情况,详细查看了两个区县蚕桑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晚秋蚕生产、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情况,参观了达川区100万袋桑枝食用菌高效农业示范园及果桑品种园建设情况。
吴刚强调,推动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必须在五个方面求突破:一要在户营规模上上求突破。要大力培育蚕桑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大力培育蚕桑专业大户,着力培育户均桑树规模30亩以上,季养蚕10张、年养蚕100张以上的大户,年蚕茧收入10万元以上的养蚕大户。二要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要学习借鉴绵阳“涪城模式”,发挥蚕桑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把蚕农与企业紧紧捆绑在一起,实行利益再分配。龙头企业要加大生产投入,在新品种引进和试验示范方面下功夫,选育适宜达州市气候物候条件的优质桑蚕品种,提升农民栽桑养蚕质量,提高农民收入。三要在桑资源综合利用上求突破。桑枝食用菌项目前景看好,达川区走在了前头,闯出了一条新路,要继续发挥院地合作技术优势,加强技术指导。企业要在确保产量的基础上,强化产品质量要求,强化产品深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果桑产业要坚持适度规模、渐进发展原则,要切实抓好桑旅结合,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四要在产业扶贫上求突破。要发挥蚕桑产业短、平、快的优势,积极融入精准扶贫工作,让贫困户通过发展蚕桑产业脱贫致富。五要在蚕桑技术上求突破。市县区蚕桑业务部门要加强技术服务指导和培训。特别是针对才发展起来的养蚕大户,要分阶段分时期进行技术培训,使蚕桑技术标准贯穿其始终。努力提升达州的蚕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