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市农技站扶贫技术人人员深入扶贫帮扶村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结合当地粮油、花卉、中药材产业发展所需,开展现场技术培训、作物病害诊断和技术指导,送去了物资和技术,落实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指导中药材百合茎腐病诊断和防治技术。
一是培训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发病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严重危害马铃薯生长结实。市农技站技术扶贫专家从马铃薯晚疫病病理病因入手,介绍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原理、病症表现、发病时期、易感病菌环境、防治手段,提出马铃薯晚疫病要以预防为主,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是马铃薯晚疫病易感发病期,要注意清沟排渍,喷施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
二是赠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为了更好地解决贫困群众资金难问题,市农技站准备了预防马铃薯晚疫病预防药剂瑞毒霉可湿粉剂、碧护生产助剂等高效农药四件,价值4900元,免费发放到参加培训的马铃薯种植农户手中,并对药剂使用方法进行详细培训说明。
三是破解百合生长难题。由于近日连日阴雨,部分百合植株出现叶片发黄,下垂微卷的病害。市农技站扶贫技术专家及时查看了百合生长情况,对百合植株的根系、土壤进行了分析,查找出发病原因主要是近期区域天气一直阴雨不断,雨水堆积,种植时掩土太深,加之土壤肥力不足,阳光比较少,导致百合根块发生茎腐病受损而失去生长机能。市农技站扶贫技术专家建议要马上把土壤深度削减一些,排水沟加深,再在根部土壤喷施药物百菌清、硫菌灵、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并施用农家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