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四种模式”探索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新路径
时间:2018-01-19 00:00:00 点击:次
近年来,宣汉县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培育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与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的横向融合、互惠互利,主要推行“四种模式”,探索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新路径。
一是“公司+专合社”流转经营型。通过流转土地,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粮食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大学生桂刚毕业后回明月乡创业,创办了大渔村水稻种植合作社、桂刚家庭农场及丰收农机合作社,与其父亲的桂花米业公司联营,建成了达州市第一个集生产、烘干、加工、销售于一体,具有完整产业链条的家庭农场。现已在明月乡黄马村、万古村、平等村、大渔池村流转上千亩土地种植优质稻,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樊哙镇敬启才回乡创业,创办了进财家庭农场,流转580亩荒地种植玉米,自主改土,自购机具,基本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目前,改种青饲玉米养殖肉牛,走“粮改饲”转型发展之路,实现种养循环,种植效益更加明显。
二是“大户+农户”托管服务型。农机大户与农户签订合同,为农户提供机耕、集中育秧、机插、机防、机收等环节订单式作业服务。胡家镇鸭池村袁军托管机插秧500余亩、石梁村李磊托管机插秧300余亩,隘口乡龙华村、得胜村、芭蕉镇沙河村、上峡乡宝塔村、麒麟村、石鼓村等涌现出一大批从事农机专业化服务的队伍,大户能赚钱,农民也划算,实现了大户与农户双受益。
三是“能人+农户”互助作业型。主要发动当地有威望、能力强的能人带领农户投工投劳,互助开展集中育秧、机插秧作业,能人适当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清溪茶店村、天台乡柑子村、柏树镇左右场村、东岳村、太平寨村等均推行此种模式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四是“股份合作社+农户”股权量化型。在七里乡新芽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区,发动社员土地作价、出资入股、技术入股、带机入股以及财政支农资金购买农机具量化到社员,扶持建设新芽农机合作社,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目前入社社员114户,托管土地500余亩,建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既能实现轻松种田、科学种田,又能让社员年年享受财政资金投入购买农机具量化的股权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