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我市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提升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3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20〕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抢抓中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秦巴药库,康养达州”资源禀赋,围绕建设“2基地+3中心”(即西南地区绿色中药材种植基地、秦巴地区中医药生态康养基地、秦巴地区中药材深加工中心、秦巴地区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川东北中医医养服务中心)战略,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5万亩,实现产值50亿元;中药及衍生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中药材线上线下流通贸易额达100亿元;中医医疗服务收入达到30亿元;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5个以上;二级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80%以上,治未病科室标准化率达100%。
二、重点任务
重点实施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品质提升、现代化集群发展、科技创新驱动、流通体系完善、服务能力提升、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八大工程,推动我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工程。加快我市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品种的评价、选育、认证、保护、制(修)标与推广应用。科学编制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中药材资源信息统计工作,建设达州市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平台,建立秦巴药库信息网和中药材数据库,与国家、省网络连接,动态监控我市中药材野生和家种资源,及时提供预测预警信息。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划定濒危珍稀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建设秦巴药用植物博览园和中医药博物馆。
(二)中药材品质提升工程。建设标准示范园区。各县(市、区)按照GAP标准分别新建1个以上道地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种植基地纳入省政府“三个一批”重点基地项目和省、市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对现有基地实施改造提升,配套完善道路、灌溉、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中药材良繁基地。遴选推广道地特色适生品种,优化中药材品种结构,培育5个以上优质种子种苗专业化经营公司,建设大宗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2500亩以上。构建技术服务体系。建立产业发展决策咨询小组和中药专家库,市、县(市、区)建立中药材专家服务团队,规模基地建立专家服务小组,加大对基层农业、林业技术人员和中药材业主培训力度,制定、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全市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推动联合发展。组建中药材种植(养殖)联合社、中医药企业联盟;支持医疗机构和中药企业到贫困地区建设“定制药园”,构建“医疗机构+中药企业+种养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机制。
(三)中药现代化集群发展工程。发挥园区集聚效应。以达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园为载体,优化资源配置,集聚全市优质中医药生产企业,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集群发展,突出各县(市、区)特色和优势,积极发展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延伸中医药产业链。开发一批具有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辅助降血压、血脂、血糖等功能的中药保健品或功能饮品、药膳配方饮片;大力发展中药天然精油、化妆品、洗浴品等日用品;开发中医健康识别系统、智能中医体检、经络健康辨识仪等基于中医理论的诊疗仪器与设备。培育龙头企业。加大“三类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企业扩能扩产,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3家以上,超5亿元企业2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1家以上。
(四)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工程。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创建秦巴中药材标准与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鼓励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共建科研创新示范基地;搭建科技成果对接平台,优化技术支撑,推动新技术、新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建立产业创新技术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鼓励园区积极创建检验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唱响达州品牌。强化中医药品牌意识,加大我市中医药大健康品牌设计、经营和推介力度,努力提高“秦巴药库,康养达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驰名商标;充分发挥品牌作用,做强“达川乌梅”等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规模效益的品牌产品。
(五)中药流通体系完善工程。建设秦巴道地药材展示中心和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初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帮扶一批医药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互联网+中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着力打造“秦巴道地药材交易平台”,推动中药材线上交易;发展壮大一批产区市场,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提高达州中药产品市场占有率。举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展销活动,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和展示我市中药产品特色和优势。
(六)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川东中医医疗中心和中医医联体。以各县(市、区)中医院为载体,组建中医医共体,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专科医院、诊所,鼓励发展中医连锁诊所。大竹县中医院巩固三级乙等中医院成果,达川区、宣汉县、渠县中医院力争2022年达到三级乙等中医院标准,其余3家中医院积极创造三级乙等标准达标条件。
(七)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工程。建立一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康复疗养机构,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季节养生、预防保健、中医药康复等特色服务。支持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室,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拓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和支持公立中医医院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以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资源与养老机构以及社会资本开展合作,新建、托管、协作举办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中医医养结合机构。加快推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通川区中医院康养中心等重大中医药健康养老项目建设。
(八)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工程。依托优质旅游资源和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强化中医药健康服务和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康养旅游产业集聚区、康养旅游示范区,推出一批以中医药养生文化、疗养康复、药膳食疗、药用植物观赏、森林康养等为特色主题的健康旅游产品。将巴山大峡谷、八台山、龙潭河、黑宝山、铁山、五峰山—海明湖、乌梅山、云门天寨景区等打造成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街区和中医药康养小镇。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定期研究解决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将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落实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合力推进全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制定完善支持激励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支持力度,为达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发改、科技、经信、财政、商务、农业、林业、扶贫等相关部门要综合运用专项资金,加大对中药材产业重点项目扶持力度,发挥引导作用,推动产业发展。
(三)加快人才培养。用好现有中医药人才,做好人才的交叉培养。支持在达院校着力培养中医预防、养生、保健、中药栽培、炮制等中医药技能型人才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科普宣传、服务贸易等复合型人才。加大中医药大健康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
附件:1.达州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任务分工表
2.达州市2020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分工
附件1
达州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任务分工表
序号 |
重点工作 |
具体内容 |
建设期 |
1 |
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工程 |
编制《达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达州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
2021年前 |
重点保护珍稀濒危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在天然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设立保护小区、保护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生长情况,确定其禁采区和禁采期,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告并设置保护标志。 |
2025年前 |
||
中药材资源信息统计及动态监测平台。 |
2025年前 |
||
秦巴药用植物博览园、中医药博物馆建设。 |
2025年前 |
||
2 |
中药材品质提升工程 |
开江银杏GAP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验收。 |
2023年前 |
达川区乌梅GAP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
2022年前 |
||
渠县白芍GAP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
2025年前 |
||
宣汉县川黄柏、川木瓜、厚朴、天麻、重楼GAP生产基地建设,争取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
2025年前 |
||
大竹县鱼腥草、草珊瑚GAP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
2025年前 |
||
万源市天麻、杜仲、太白贝母(萼贝)、重楼GAP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列入省级及现代农业园区。 |
2025年前 |
||
组建市、县(市、区)、乡(镇)三级中药材技术服务专家团队。 |
2020年 |
||
成立中药材种植(养殖)联合社、中医药企业联盟。 |
2020年 |
||
地奥天府药业吴茱萸、何首乌、紫苏、白芍等品种定制药园建设。 |
2025年前 |
||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制剂遴选3个品种定制药园建设。 |
2025年前 |
||
3 |
中药现代化集群发展工程 |
医药“三类500强”企业招商引资入园。 |
2025年前 |
大宗中药材趁鲜切制产地初加工。 |
2025年前 |
||
天然植物药提取、功能食品、大健康产品深加工产品企业培育。 |
2025年前 |
||
4 |
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工程 |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川东中药制剂中心”建设。 |
2022年前 |
创建秦巴中药材标准与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 |
2022年前 |
||
达州市中医药职业学院“秦巴中药材资源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 |
2023年前 |
||
“达川乌梅”地理商标建设。 |
2023年前 |
||
“木香、黄柏、厚朴、木瓜、白芍、太白贝母(萼贝)、地榆升白片”地理标志产品建设。 |
2025年前 |
||
5 |
中药流通体系完善工程 |
中药材种植、初加工、饮片、包装、仓储、运输一体化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
2025年前 |
“互联网+中药”建设。 |
2025年前 |
||
秦巴道地药材交易平台建设。 |
2021年前 |
||
举办中医药大健康发展论坛。 |
每2年举行 |
||
6 |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
川东北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中医医联体建设。 |
2022年前 |
中医师承教育基地建设。 |
2025年前 |
||
中医连锁建设。 |
2025年前 |
||
中医应急能力建设。 |
2025年前 |
||
大竹县中医院巩固三级乙等中医院成果,达川区、宣汉县、渠县中医院力争2022年达到三级乙等中医院标准,其余3家中医院积极创造三级乙等标准达标条件。 |
2022年前 |
||
医疗机构中医处方率、中医门诊率、中药药占率(含饮片、中成药、制剂)提升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
2025年前 |
||
7 |
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工程 |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 |
2020年 |
通川区中医院康养中心建设。 |
2020年 |
||
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建设。 |
2024年前 |
||
基层医疗机构社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建设。 |
2025年前 |
||
8 |
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 工程 |
建设一批森林康养基地。 |
2025年前 |
中医药特色街区、中医药康养小镇建设。 |
2025年前 |
||
将巴山大峡谷、八台山、龙潭河、黑宝山、铁山、五峰山—海明湖、乌梅山、云门天寨景区等打造成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 |
2025年前 |
||
中医药特色旅游产品开发建设项目。 |
2025年前 |
附件2
达州市2020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重点任务分工
序号 |
重点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1 |
编制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启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
市中医药管理局 |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科学技术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市林业局 |
2 |
出台激励政策。拟制对接国、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方案。 |
市中医药管理局 |
市卫生健康委、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 |
3 |
拟建投资平台。市级投资平台与省药投共商确定工作方案,组建达州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平台公司。 |
市中医药管理局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4 |
组建中医医联体。组建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各县(市、区)中医院为骨干的医联体。 |
市中医药管理局 |
市发改委、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
5 |
组建中药材种植养殖协会(联合社)。以中药材种养(殖)企业、合作社、大业主为主体,建立协会,逐步向联合社发展,进一步提升中药材种养(殖)管理水平。 |
市农业农村局 |
市林业局、市中医药管理局 |
6 |
组建中医药企业联盟。以本地中药材加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业联盟,促进中药材种养(殖)协会和中医药产业联盟良性互动,实现中药材就地加工。 |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 |
7 |
完善协调联动机制。调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 |
市中医药管理局 |
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8 |
组建中药材专家库。 |
市中医药管理局 |
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
9 |
举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暨集中签约仪式 |
市中医药管理局 市经信局 |
市经合外事局、市商务局 |
10 |
积极培育“乌梅产业园”创建GAP基地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
达川区人民政府 |
市农业农村局、市中医药管理局 |
11 |
加快省政府“三个一批”重点基地项目(开江银杏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银杏综合开发利用,推动“开江银杏”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开江县人民政府 |
市林业局、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 |
12 |
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通川区6000亩、达川区4000亩、宣汉县15000亩、大竹县6000亩、开江县6000亩、渠县6000亩、万源市7000亩。 |
市农业农村局 市林业局 |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
13 |
遴选推广道地特色适生品种,编制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加快建设中药材良繁基地,培育2个以上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专业化经营公司,建设大宗中药材良种培育繁育基地500亩以上。 |
市农业农村局 |
市林业局、市中医药管理局 |
14 |
四川龙森中药业公司中药材初加工年产量达2000吨,琦云药业全面复产,麦克福瑞、天予药业力争复产。 |
市经信局 |
宣汉县人民政府、通川区人民政府、万源市人民政府 |
15 |
支持地奥天府、自强药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地奥天府围绕“增量、增品、扩能、延链”扩大生产规模,打造达州中药生产龙头企业,地奥天府药业产值达5亿元;自强药业产值达1亿元。聚元中药围绕白芍、白芷、百合发展精致饮片、破壁饮片等,产值力争达3.5亿元。 |
市经信局 |
通川区人民政府、渠县人民政府 |
16 |
推进秦巴中药材交易平台加大运营推广力度,力争交易量突破5亿元。 |
市商务局 |
市中医药管理局 |
17 |
依托巴山大峡谷、龙潭河、黑宝山、铁山、乌梅产业园、五峰山、海明湖温泉、云门天寨等旅游景区加快建设康养基地和健康旅游项目。 |
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
宣汉县人民政府、万源市人民政府、达川区人民政府、大竹县人民政府、通川区人民政府 |
18 |
提升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业务收入总额达5.2亿元。 |
市卫生健康委 |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19 |
申报创建秦巴中药材标准与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 |
市市场监管局 |
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
20 |
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对中药材大宗品种(种植5000亩以上的)开展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摸底检测,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
市市场监管局 |
市经信局、市中医药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
21 |
推进通川区中医院康养中心建设。 |
通川区人民政府 |
通川区中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