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通过撬动社会资本、增加物化补贴、调整产业等方式有效治理撂荒耕地6000亩(其中田2900亩,地3100亩),新增种植水稻1200亩、玉米800亩、大豆4000亩,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
一、技物结合支持,激活复垦撂荒地潜能
一是在物资补助上开绿灯。利用产油大县、轮作休耕、种粮大户补贴、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项目,在种子、肥料、农药等物资和资金上优先保障开垦撂荒地发展粮油种植的业主,进一步激发粮油生产主体复垦撂荒地的激情;二是在技术支持上添保障。从农技、植保、土肥、种子、农机等相关职能单位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农业专家技术团,在春耕、夏种、秋收、冬管等关键农事环节,加强对利用撂荒耕地发展粮油的业主在耕地熟化、轻简化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的技术指导,为他们全程跟踪服务、释疑解惑和保驾护航。三是在农机服务上尽力量。积极为复垦撂荒地业主无偿提供农业机械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业主复垦撂荒地需求,降低生产投入。
二、调整产业结构,遏制耕地撂荒发展势头
一是优化模式改制改种。对特色产业效益低下、产品品质低劣的产业及时转型改种粮油作物,通过转型改种新增水稻、玉米、大豆等粮油作物4400亩。如:胡家镇将石梁村种植芦笋失败撂荒一年多的300亩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李磊复垦种植水稻和玉米,将黄花村种植芦笋失败的800亩土地落实给农户种植水稻,君塘镇将大渔池村效益低下的125亩莲藕田转包给种粮大户桂刚种植水稻。二是轻简栽培增种扩面。积极推进轻简化栽培技术,改变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劳动力密集等现状,推行轻简化技术种植水稻22.5万亩、玉米15万亩,扩种劳动力投入少、适应性强、耕地质量要求不高的产业大豆3.84万亩、花生3万亩,实现了粮油扩面增产。三是巩固成果遏制撂荒。召开了“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成果应用培训会”,明确了“两区”管理主体,要求经济作物向优势区、向坡耕地集聚,既解决了粮食生产用地不足,又解决了经济作物布局不合理的难题,有效遏制了耕地撂荒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