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达川区:紧盯粮食增产 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23-09-13 09:45:34 点击:

  金秋时节,稻浪飘香。达川区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加强技术指导等措施,因地制宜抓好水稻生产,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达川融媒记者 何宗蔚:这里是海拔800米左右的达州市达川区米城乡,从空中俯瞰,稻谷的颜色接近金黄,即将成熟。由于海拔高、日照充足、水源好,水稻的生育期延长,所以这里的水稻要比其他地区晚熟20天左右。

  在达川区米城乡高产示范核心基地水稻试验田里,来自市农科院的专家正在对宜香1611、宜香4245、甜香优2115等14个晚熟稻新品种进行株高测定和采样测产。

达州市农科院粮油研究所副所长 高级农艺师 杨肖峰:通过前期的田间调查、初步测产来看,这些品种都能保证优质高产。

  米城乡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引进一批抗病性抗逆性强、米质好、产量高的高山稻种,实行“公司+专合社+村集体+农户”种植模式,发展高品质水稻1.2万亩,促进粮食增产增效,全力保障群众“米袋子”。

达川区米城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王京强:我们在核心片区引进了10多个水稻优质新品种,从而提高了米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达川区米城乡米城社区种粮大户 王成:你看!颗粒好饱满,今年绝对是个丰收年。

  据了解,今年,达川区高山稻种植面积12万亩,预估产量有望达6.21万吨,将于9月中旬前完成收割。

  眼下,再生稻已进入苗期和孕穗期的关键时期。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的稻桩,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让其腋芽再次生长、开花、结实,实现二次产量的种植模式,不仅节省了耕作和播种时间,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水稻的产量,实现增产增收。

达川区桥湾镇永睦村党总支书记 主任 李映喜:我们村扩大了种植规模,争取今年的再生稻亩产达到800斤。

  今年,达川区41.7万亩水稻喜获丰收。为了抓好粮食生产,促进群众增收,达川区在桥湾、石桥等适宜地区发展再生稻8.5万亩。当地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对再生稻的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再生稻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