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技站坚决扛牢粮食安全使命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决策部署,把主粮作物单产提升摆在突出位置,聚焦科技创新、瓶颈攻克、样板打造,真抓实干,守护粮食安全。
(一)聚焦谋篇布局,争为单产提升先锋队。一是深入研究抓重点。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讨论2024年粮油生产、农技推广工作重点,细化责任分工,分解下达2024年粮食油料生产目标任务,修订《粮食生产先进县考评办法》,将“百县千片”千亩示范片建设情况、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等纳入重要考评内容,督促各县重抓粮食单产提升。二是精心布局抓关键。深入各县实地考察,综合气候特征、水源条件、土壤肥力、种植规模以及主体积极性等因素,科学选定17个市级高产攻关点位、95个“百县千片”千亩高产展示片,绘制单产提升市县“一张图”。三是强力推动抓落实。组织各县农技站站长、技术骨干召开全市大豆玉米种植技术研讨会,总结成效、交流经验,安排部署2024年全市大豆生产和高产攻关重点工作,邀请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雍太文教授到会指导。
(二)聚焦瓶颈攻克,争当关键技术探路者。一是拓宽增产渠“稻”。充分深挖中稻-再生稻“一种两收”增产潜力,布局全市中稻-再生稻千亩示范片8个、百亩超高产攻关方1个,筛选30余个优质稻品种开展中稻-再生稻品种展示,试验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头季稻、再生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集成示范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二是调整奋“豆”方向。针对引进大豆品种适应性差、本地大豆表现突出现象,收集10余个本地优势大豆种,在净作和带状复合模式下开展种植密度和行比配置试验,探索本地大豆高产模式,筛选本地高产大豆品种;三是抓住高产机“玉”。通过设置平坝种植密度区间(开江县,3000-5500株/亩)、山区种植密度区间(万源市,4000-6500株/亩),比较种植密度对不同穗型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探索出平坝和高山地区不同穗型品种最佳种植密度;引进3个甜糯玉米、1个糯玉米、1个甜玉米进行新品种展示。
(三)聚焦样板打造,争做高产攻关主力军。一是狠抓高产示范。派出16名农技人员,参与全市95个“百县千片”千亩高产展示片建设,抓好千亩高产展示片和百亩超高产攻关方各作物全过程技术服务,蹲点59个粮食监测点。二是强化实践锻炼。围绕省、市粮油“当家”品种、主推技术,以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为目标,在开江县建立粮油科技试验示范实践基地,开展粮油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和科技攻关,集成粮油高产高效技术。三是厚植成长沃土。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由两名推广研究员和四名高级农艺师领教,6名年轻农技员分别牵头一个粮油作物,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全站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实践基地,老专家现场教,年轻人实地干,让年轻农技人员在实践中长见识、学真知、创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