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渠县创新机制推进“三资”管理专项整治
时间:2017-10-31 00:00:00 点击:

    根据“163”专项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部署,渠县围绕“资金资产资源和制度建设”四大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工作机制,基本完成了全县60个乡(镇)567村(社区)“三资”管理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

    一、强化两个责任,明确职责强保障。一是强化党组的主体责任。由县农林局牵头负责“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全面工作,县纪委监察配合“三资”管理专项整治监督工作,县财政负责自查自纠、配合负责全面核查工作,县审计配合负责全面核查工作,60个乡镇党委对“三资”管理专项整治负主体责任,同时各单位分工协作,强力推进渠县村(社区)“三资”管理混乱问题专项整治。二是强化纪检的监督责任。在全县“三资”管理专项整治的过程中,县纪委监察要求各部门、各乡镇的纪检人员要主动参与、主动监督“三资”专项整治的全过程,确保整治不走样、整治有实效。

    二、强化宣传发动,依靠群众找问题。依托政治宣传攻势,通过动员培训会议、电视网络、标语横幅、公示电话、纪检院坝行等直接渠道,在县、乡、村、组四级开展宣传培训,公示村(社区)“三资”管理专项整治的重点对象、重点内容、重点领域,让群众主动参与专项整治行动,主动提供问题线索,主动管理农村“三资”,真正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农民管,管好‘三资’惠农民”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全县召开动员培训会议100多场次,培训干部群众30000余人次。

    三、强化自查指导,配强班子查问题。坚持自查自纠与指导督导相结合的原则,县上由熟悉“三资”管理的人员组建5个工作指导监督小组,奔赴全县60个乡镇开展“制度管理、资金资产资源问题”自查业务指导和督导,帮助乡村依法查找问题。同时乡镇组建由班子成员、财政业务骨干、专项工作人员、村民代表的自查自纠工作组567个,分片开展自查自纠,压实工作责任,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四、强化全面核查,强力整改纠问题。根据全县60个乡镇567个村(社区)自查自纠的情况,重点对群众反映强烈、未查出问题的村(社区)进行拉网式、全覆盖进行全面核查,查出新问题367个,同时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责任乡镇落实专人负责,细化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做到不护短、不遮丑,让问题暴露在群众面前,让“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五、强化教育问责,宽严相济正风气。由县纪委监察室牵头对全县各乡镇村(社区)“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方案、自查自纠、全面核查、公开公示、整改措施、资料报送等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对个别行动迟缓、“三资”管理不规范的乡村提出限期整改意见,进行批评教育,对责任不落实、工作走过场和侵害群众利益的着力问责查处,并依法对射洪乡、屏西乡2起村社干部侵占粮食直补的违纪行为进行了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