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竹县制定出台《稻渔产业发展九条措施》,促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解决主体人才之忧。通过引进培养稻渔产业专业人才,建立稻渔种养技术专家库,组建粮油、水产专家服务团队,深度研究丘陵(浅丘)地区水稻和虾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县财政每年专项支持稻虾产业研究院260万元,专项设立中、省、市科技创新产品经营主体奖。二是分担主体成本之忧。从购苗费、土地流转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参保费、贷款贴息、电费等方面,对小龙虾养殖、稻虾综合种养产业 50 亩以上的,珍珠蚌养殖5 亩以上的经营主体进行分项补贴,全方位降低经营主体投资成本。设立稻渔产业发展基金,用真金白银吸引培育市场主体,全力打造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助力打造川东北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集群。三是刺激主体品牌争优。持续擦亮大竹 “稻虾”产业名片,探索成立“稻虾协会”,积极推进“稻虾”区域公共品牌注册。鼓励和引导养殖户与企业注册企业商标,不断增加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实现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度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天府名品的经营主体给予相应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