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养殖模式,带动脱贫增收。探索推广了 “养殖场供牛、贫困户领养、利润2:8分成”的牛寄养,“贫困户供牛、养殖场养牛、利润5:5分成”的牛托管,“贫困户共同出资、合伙经营”的联合养殖等模式,引领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实现脱贫人口0.8万人。切实解决了贫困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实际问题。
二是创新经营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坚持“企业+基地+农户”的牛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保底分红,成功探索出“127”(即专合社占纯收益的10%、公司占20%、农户占70%收益)、“136”(即村委会占纯收益的10%、农户占30%、业主占60%)土地入股分红模式。2016年,全县在牛业发展方面共流转土地10万余亩,流转金额近5000万元。同时,依托牛业龙头企业、专合社和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实现2000人就地务工、增收脱贫。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模式,切实推进种养结合。宣汉作为全国整县制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大力推行“粮改饲”。2016年底,全县种植优质牧草和饲用玉米面积达23.6万亩,处理秸秆34.86万吨,建成裹包青贮示范点100个,裹包青贮1.5万吨,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27.5%。通过青贮玉米秸秆养牛,不仅年增加产奶4000吨,新增出栏肉牛1.5万头,还有效带动了全县1.2万户贫困户种植青饲玉米3万余亩,实现减贫人口40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