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答复函(A)

发布日期: 2016-10-20 17:39:10
  
  达州市农业局

  关于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03号建议的

  答复函(A)

  
吴小洪等代表:


  你们在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我市大力发展有机蔬菜及观光农业的建议》(第103号建议)收悉。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有机蔬菜种植”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农业部门每年针对农产品监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分解任务,强化整治措施,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全年不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历经几年发展,全市无公害蔬菜通过整体认证,各地进一步强化了蔬菜质量安全意识,围绕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管理、产品监测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蔬菜源头监管,保障主要蔬菜产品离开基地销售前合格率达到100%。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我们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进行高品质蔬菜生产,鼓励创建国家认证的“绿色”和“有机”蔬菜品牌,继续推行蔬菜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蔬菜从“田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控机制和质量追溯体系,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到2020年,全市蔬菜产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著名商标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绿色、有机食品25个,无公害农产品50个。

  二、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建议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我市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发展,顺势而为,强化规划引导,出台政策措施,强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强化规划引导,鼓励各地采取政府搭台、业主参与模式,举办节庆活动,打造我市休闲农业品牌,提升知名度,每年举办果蔬采摘节,花卉观赏节等,提升我市休闲农业知名度。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蔬菜休闲观光农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采摘体验、田园观光、农耕文化等内容,建设一批采摘体验园、蔬菜博览园,发展融生产性、休闲性、生态性、教育性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型示范园区,探索、积累现代化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蔬菜工厂化生产,充分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到2020年,力争建设10个蔬菜休闲观光园,进一步提升蔬菜产业效益,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三、关于“‘建立互联网+现代农业创业园’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

  “互联网+农业”有利于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为农业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正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我市“互联网+农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互联网+蔬菜产业”扶持政策明确写进《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的意见》(达市府办〔2016〕4号),全市将在今后5年中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继续推进蔬菜进超市、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完善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等营销机制,创新蔬菜流通方式。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将主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互联网+”助力智能农业发展。目前,在全市各主要规模设施蔬菜基地,已逐步配置农业物联网智慧系统,主要开展面向精细蔬菜作物生产管理、估产、重大灾害监测预警等农业生产智能决策支持服务,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智能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进“互联网+”助力农业走出去,积极依托达州智慧农业和达州农业信息网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平台,目前已完成对全市7个县、市、区特色经济作物基础数据采集(包括基地规模、主产品种、盛产期预测、大户信息),正着手开展网络平台建设。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农业局

                                                                                                                                                                      2016年6月30日


主办单位:达州市农业农村局
蜀ICP备202101033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19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联系电话:0818-213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