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的答复函(A)

发布日期: 2016-10-26 18:46:22
  
  达州市农业局

  关于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第172号提案的

  答复函(A)


  桑茂明等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三届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推进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第172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管理制度。2011年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的通知》(达市府办〔2011〕4号),明确了我市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重要性、实施范围、条件、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我市于2011年2月开始启动了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2011年—2012年前期试点阶段工作开展比较好,后期实施阶段工作开展情况比较差,目前正在修订该文件。

  (二)落实管理人员。全市基本落实了农产品生产单位至少有一名内检员,主要负责企业监督实施各项管理制度,组织日常质量安全管理。市农业局每年组织企业内检员参加省级培训,并取得农业部颁发的企业内检员证,今年5月全市组织畜产品生产企业内检员55名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内检员培训,取得农业部颁发的企业内检员证。我市将在9月份举办一期100名种植企业内检员培训班,承担种植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产品产地准出服务工作。

  (三)建立生产记录。2015年市农业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种植业农产品生产记录工作的通知》(达市农业函〔2015〕18号),通知要求明确范围:种植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获证单位,必须在其产品生产过程建立生产记录。规范内容:市农业局统一编制我市种植业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格式(附件)作为参照,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统一印制记录文本,并发到各生产单位,加强规范管理。并要求县、乡监管部门落实责任、加强指导、强化检查,确保农产品生产记录全面落实。 

  (四)开展质量检测。2013年全市启动了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配备农残快速检测设备工作,目前,全市有56个农产品种植基地配备了农残快速检测设备,并开展农产品自律性检测,出具农产品产地准出证明。310个乡镇中有248个乡镇配备了农残快速检测设备,并开展了农产品抽检工作,每年全市乡镇及基地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样品25000余个,有力促进了农产品产地准出工作。

  (五)规范包装标识。目前,全市针对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要求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上市销售,但效果不佳,初加工的农产品用标较好,鲜活农产品用标情况较差。下一步,我们将加大督促力度,完善规范包装标识。

  二、关于“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建议

  目前,市政府将出台《达州市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市农业局已争取财政资金150余万元,正在建设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与质量追溯平台。

  一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移动监管系统。构建生产主体备案、监管人员录入、巡检内容配置、移动终端配备、数据流量设计、技术支持响应等平台运行架构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系统,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信息化、移动化、实时化管理。

  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编码标识为传递载体,构建市、县、乡“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主要优势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追溯管理。

  三是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建立检测站全连通、检测业务全覆盖、检测过程全管控、检测数据全归集、检测分析全智能、检测出处全溯源的“六全”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大数据平台系统。

  四是建设农资监管系统。对农资商品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实施全程信息化监管,推广“信息数据化、购销实名化、监管实时化、服务网络化”模式,构建新型农资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农业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农业局

  2016年8月15日


主办单位:达州市农业农村局
蜀ICP备202101033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19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 联系电话:0818-2133037